项目

核聚考霸训练营学习

一、立项说明

1. 项目基本信息

项目名称:核聚考霸训练营学习
项目负责人:玉成
指导老师:暂无
指导资料:《30天考霸训练营》核聚

2. 项目目的

核心目的列表

  1. 建立充分的学习竞争力
  2. 为获取更高的学历、证书打下基础
  3. 为职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

问题分析

  • 对学习方法没有系统的整理
  • 道术器用的层次整理没有
  • 使用起来是模糊的不稳定的

项目价值

  • 帮助我形成一个稳定的清晰的框架
  • 促使我在考试中,打通学习方法的道术器用的维度
  • 建立充分的、清晰的竞争能力

3. 项目成果

支撑成果

  • 课程的导图,大导图,小导图,放在zhimap中
  • 课程中的关键知识卡片,放在ob中
  • 课程中具体方法的运用,呈现形式,使用在cpa上、英语上
  • 整体的道术器用层次模型,用ppt呈现一下,导出放在ob、坚果云里
  • 使用迭代系统的视角,整合自己的所学方法,建立输入输出,绘制关键节点

目标成果

  • 自己在考试中可用的,道术器用模型指导下的体系,系统

知识成果

  • 卡片式学习法
  • 导图绘制方法
  • 20小时突击战

4. 项目思路

草稿方案

  • 第一步:从头到尾浏览,绘制关键思维导图,围绕知识点为核心,卡片为核心,力求展现原先的逻辑和风貌
  • 第二步:分解关键的卡片,添加试用、整合具体的工具,建立一个道术器用模型指导下的大框架+小细节
  • 第三步:迭代系统视角的分析,落实,补充完善,

最终方案

  • 第一步:完成从头到尾的浏览,绘制全课思维导图、小知识点导图、知识卡片,理解原有逻辑呈现,并且加入思考形成永久笔记
  • 第二步:落实知识卡片与具体工具的衔接,尝试在CPA从使用,明确固定的使用形态,绘制完善的认知层次模型
  • 第三步:以迭代系统视角,重新划分和安排,绘制系统内元素关系图,Keynote展示图

5. 任务及计划安排

  • 第一步:完成全课内容浏览学习(10.41/15小时)
    • 浏览全课,完成全课导图的绘制(4.58/6小时)
    • 分解内容,建立知识卡片,完成永久笔记的思考和串联(3.33/6小时)
    • 建立全课的内容、逻辑索引(2.5/3小时)
  • 第二步:完成自用知识体系构建(2.5/3小时)
  • 第三步:迭代系统视角重述(2小时)

二、项目记录

2020年9月21日 4.58小时

  • [x] 建立思维导图,并且浏览了课程全部内容,大框架做了导图

建立了思维导图,全课粗略的课程框架已经完成

耗时:11*25分钟=275分钟=4.58小时

2020年9月22日 5.83小时

  • [x] 建立永久的卡片,完成知识卡片的分解和串联(8番茄)
  • [x] 追加任务:从自己的角度,重新组织,建立全课内容的索引,逻辑关系(6番茄)

耗时:14*25分钟=350分钟=5.83小时

2020年9月23日 2.5小时

  • [x] 修改完成发布了费曼文章(1番茄)
  • [x] 完成了自用笔记的梳理,康奈尔笔记五步法(2番茄)
  • [x] 绘制系统循环图,(2番茄)
  • [x] 追加绘制认知层次图(1番茄)
  • [x] 整合自己的感受,做好复盘的内容(1/2)

耗时:6*25分钟=150分钟=2.5小时

三、参考资料

此处存放参考资料,或者参考资料的链接

四、核心知识内容

费曼:高效学习核心方法

标题:《用目标思维看学习方法》

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,其背后的目的无非两种:要么通过考试,要么能够将知识牢固掌握,学以致用。

从目标思维的角度进行思考,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是——掌握某个范围的知识。

RSQC模型是一个期待管理模型。里面有四个元素,分别是:Range:范围、Schedule:进度、Quality:质量、Cost:成本。

用RSQC来细化一下我们期待,是这样的:

范围:某个范围,可能是某考试的教材
进度:100%
质量:掌握
成本:在一段时间内,花一些时间

从目标思维角度看,我们通往目标的路上,有很多的事情要做。而这些事情是可以分为两类的

  1. 已经完全处于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任务
  2. 尚未完全掌握或克服的,对我们而言有挑战的任务

对于前者,我们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关注。我们更多精力要关注的是后者——挑战

挑战,是通往目标路上,比较难啃的硬骨头。如果挑战无法被克服,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无法达成。

面对同一个目标,每个人面对的挑战可能是不同的。有的人可能畏惧做计划,而有的人可能畏惧复盘。
但是,面对同一个目标——掌握知识。我们都会面对一些共有的、普遍性的挑战,也可以说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两大挑战。

第一个挑战,叫做遗忘。
第二个挑战,叫做焦虑。

挑战一:遗忘

为什么说,遗忘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最大挑战?

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实验中有所揭示,我们所100%学习和掌握的内容,在20分钟后,仅能记住58.2%的内容,这是一个相当残酷的数据。

艾宾浩斯做实验,记忆材料是无意义的音节。
我们所学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,遗忘的作用会在我们身上削弱多少。它依旧是我们达成目标路上最大的挑战。

(PS:有意义学习,是克服遗忘的有效方法之一)

你可以充分的回忆一下:

  1.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内容?
  2. 过去一周你学到了什么内容?
  3. 最近一个月你学到了什么内容?

你现在能否清晰的想起来,并且呈现出来呢?

巴菲特在投资界很有名,他的巴菲特法则也非常有名:

法则一:永远不要亏钱
法则二: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

在学习上,也是同理,不要忘记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。

知识具有高度的可压缩性、相关性。
记住一个知识点,就相当于记住了千万个知识点。
遗忘一个知识点,就相当于忘记了千万个知识点。

所以,不要忘记!不要忘记!不要忘记!

模糊的印象,只是变得越来越模糊。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、方法去对抗遗忘,那么等待你的也只有把学到的东西忘掉绝大部分这样一个结局。
你会发现,你就是童话故事里,那一个掰棒子的狗熊,等你出了玉米地,手里拿着的只有最后一个玉米。

遗忘是一个很残酷的挑战,但也只有通过这样挑战的人,才能在自己的神经中铭刻下有用的知识。
真正的掌握知识,拥有一颗被知识祝福的大脑,才能在岁月这把杀猪刀下绽放自己智慧的光芒。
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对抗遗忘呢?

方法:高效学习核心算法

如果我们是掰棒子的狗熊,那么我们怎么摆脱一个手里只有一个棒子的结局呢?
答案很简单,我们只要确保,我们摘下的棒子,都能被我们带着走就可以了。

即:不要忘记你所学的知识,通过各种方法,不要忘记。

我们来看学习的过程:

第一步:学会第一个知识点
第二步:学会第二个知识点

等等!如果我们真的要改变学习的结局,对抗遗忘,那么我们就要对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的内容,做一个改进。

第一步:学会第一个知识点
第二步:检查、确定记住了第一个知识点
第三步:学会第二个知识点
第四步:检查、确定记住了第二个知识点,第一个知识点也没忘。

我们再稍微完善一下,就能推论得到一个三个节点的循环,这就是核聚老师的高效学习核心算法。

第一步:学会这一个/下一个
第二步:知道自己是如何学会的
第三步:回顾、不忘、类推

这三个步骤,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。

标准:费曼法则(第一步)

高效学习核心算法的第一步——要学会一个知识点。

那么,怎么才算学会一个知识点呢?是看一遍有印象就行,还是要能每时每刻回忆的时候,都能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里?

根据RSQC,范围和进度不变的情况下,质量越高,需要投入的成本越大。

为了对抗遗忘,我们定下的学会的标准,是“能随时随地够清晰的视觉化呈现知识点,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”。

很多人会想,这个标准是不是太高了?是的,这个标准非常高,高到好像看起来有点儿饱和式打击的味道,以至于你会担心完形崩溃的出现,会感觉好像没必要在一个知识点上浪费太多的时间。

但别忘了一句中国的古话:

求其上得中,求其中得下。

费曼法则有两条:

  •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。
  • 解决每一个被解决了的问题。

根据上述法则,来审视一下我们的学习。

你能够清晰、准确的解决每一个你所学的题目么?还是说模模糊糊的你就把它放过去了?
你能清晰、准确的把你所做题目的出题人的思路,考察的知识点,解题思路、步骤都清晰的讲出来么?还是差不多就行?

核聚老师提到过一个考上清华研究生的案例,她叫做张玲玲。她用11个小时完全掌握一套试卷,通过四遍对试卷的刻意练习,掌握了一套数学试卷,听起来这有点儿标准太高了,但也只有这样的高标准,才能以绝对的优势在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。

只有极致,才能对抗遗忘。

怎么才能做到极致呢?重复!

要让一个知识点变得清晰,你就要反复的重复。

第一阶段,要充分的建立在默写的基础上,能够对概念的基本定义做到100%的准确默写;
第二阶段,是通过推导、类推等逻辑思考的方式,促进理解,要反复琢磨五遍以上,直到你能清晰流畅的推导出来。

当你真的做到了极致,你会体验到非常强大的自信与内心的平静。

工具:进步本(第二步)

由上文可得,第一步有存在的必要性。

那么,我们为什么要有第二步呢?为什么要知道自己是如何学会的呢?

在理解知识、学会知识的过程中,我们会运用很多的方法、技巧,将一个陌生的知识,变成熟悉的知识。

在这里,我们运用了“方法”,它们大概率是可以用在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的。这就是“方法思维”,通过一些方法,我们可以稳定持续的得到某些结果。

除了方法之外,“如何学会知识”,是一个过程。

通过进步本的充分的记录,我们就能把理解知识的过程,清晰、充分的展现出来。这个过程展现的、记录的越仔细,我们就能让新旧知识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,知识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知识。

越详细和充分的记录,我们在回顾的时候,就可以更快的完成对已遗忘知识点的重新学习。

所以说,我们需要一个进步本,作为工具。

在第一步,它可以充分的记录我们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点
在第二步,它可以充分的呈现我们学习的过程,从不明白到明白的过程,非常细致
在第三步,通过进步本的记录的“题目”,“问题”来完成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检测

如果你的进步本使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,那么通过副栏的提示回忆主栏的知识点,就是检测、回顾的方法。

学习理解的过程,需要我们投入整块的时间,做高标准的学习。但是回顾、检测就可以使用碎片时间了。

模型:刻意练习(第三步)

在高效学习核心算法的第三步,我们要做的就是“回顾、不忘、类推”。

第三个步骤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。因为考试效应的存在,我们所做的测验、回顾、检查、测试,都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主动的提取记忆,加深记忆的强度,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对抗遗忘。

这一步体现了算法的核心思维模型——“刻意练习”。

什么叫做刻意练习呢?学习的本质,就是模仿+刻意练习。

模仿,有一个对象,可以是标准答案,可以是优秀的篇章。
刻意练习,是一个过程。

将所学的目标分解为最小的单元,通过测试来区分哪些已经掌握,哪些没有掌握,然后将重复练习的重点,放在未掌握的部分。注意重复过程中的反馈,直到我们完全掌握该内容,和模仿的对象能保持一致。

这就是刻意练习。

也就是说,算法的第三步,就是通过测试,来区分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了。未掌握的内容,就是我们下一步学习/复习的重点。

挑战二:焦虑

面对遗忘,我们有很多方法去克服这个挑战。可是使用这个方法不是没有条件的,这个条件就是你至少要能战胜“焦虑”这个挑战。

和“遗忘”这个大魔王相比,战胜焦虑其实就来得更简单一点。

为什么说,焦虑会是我们达成学习目标的一大挑战呢?

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,在焦虑的驱动下,人往往倾向于认知放松,自动化思维会马上投放一些解决方案来缓解焦虑的情况。通常来说,在学习中,自动化思维投放的解决方案,就是加快进度、多安排任务。

根据RSQC,范围和成本不变的情况下,进度越快,质量越低。当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的时候,学习、测试都会给我们很低的反馈和评价。越推进,我们就会越靠近,甚至深入恐慌区。在恐慌区中,强烈的情绪又会驱使人不动或者乱动。

这就是在焦虑支配下,人们受到学习挫折的过程。

为什么人会焦虑?

核聚老师的答案是:

焦虑的本质是急切得到某种抽象而难于得到的东西而不可得。根源是社会文化造就的贪(心理歧变)。

在焦虑的学习者的心态深处,其实是低估了现实世界的难度,过于傲慢,将自己的“假设”,完全当成了世界的“真实”,而且缺乏思考,缺乏对真实的因果关系的探索。

轻视了现实世界的真实难度,就必然要被现实世界所惩罚。

那么,我们怎么去克服学习焦虑呢?

位置:学习区

克服学习焦虑,就是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。

如果挑战远远大于能力,我们就会陷入恐慌区,就会焦虑。
如果挑战就比能力略微大一点,我们就能进入学习区。

这是认知世界的三个区的理论:舒适区、学习区、恐慌区。

费曼对她的妹妹说过一句话:“你从头读,尽量往下读,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,这样坚持往下读,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。

我将这句话,称之为费曼学习法。这句话妙就妙在,把我们在学习中的位置,放置在了学习区,而非恐慌区。

行动:循序渐进式的学习

位置放在了学习区,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行动呢?

首先要做的,就是调整我们注意力关注的范围。刻意练习是要求我们要分解所学的内容的。同一时间,面对的内容越原子化,那么掌握起来就越快。

在RSQC视角下,我们要更多的关注质量而非进度。

  1. 放慢了学习的进度,更多的关注学习的质量
  2. 通过关注知识点的学习质量,提升了对知识点的理解
  3. 因为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,所以做题正确率上升
  4. 因为正确率上升,所以增加了学习的信心
  5. 因为有了学习的信心,所以就更容易去战胜困难,进入正向循环
  6. 在学习的正向循环中,更容易带领自己进入人生的正向循环

在这种学习方式下,我们的舒适圈能很好的扩张。我们能够构建一个学习起来很快乐的正反馈回路,因为学习的质量好,做题都会有很多正面积极的反馈,我们也会更加的肯定我们自己。

相信这一点,踏踏实实的关注一个知识点,然后按照算法的循环走下去,你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充分的自信的。

克服:五分钟战拖法

如果我们已经焦虑到不能行动了,变成了拖延症,那该怎么办呢?

拖延的本质是什么?恐惧
恐惧的本质是什么?无知

这里的恐惧,是对学习的规律无知,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。只要动起来,就可以很好的打破恐惧带来的“幻想”,看到真实世界给予的反馈。

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:开始之前很害怕一件事,做起来之后发现也就那样。

五分钟战拖法:

1.只做5分钟;
2.再坚持5分钟;
3.以此类推。
4.休息,下一组。

为这个方法,我还想了一个话术,可以变成我们的口头禅:

我就去做五分钟,就五分钟。

总结

最后,用两句话来总结一下本文提到的高效学习的核心方法:

记录自己刻意练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,通过大量的重复和高标准的费曼,让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心理表征,以此对抗遗忘。

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,不断的关注未掌握的一个知识点,让自己进入正反馈的学习回路中,以此来克服焦虑的挑战。

自用:康纳尔笔记法五步

  • 记录( Record):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,在主栏尽量多记
    • 选定学习对象:知识点、错题等内容,确保自己处于学习区
    • 开始学习:理解字面意思、建立内涵外延对应关系、梳理逻辑关系
    • 学习标准:确保自己足够理解、完全掌握,符合费曼法则的标准
    • 记录过程:记录知识点、框图、题目,比喻、案例
    • 记录标准:足够清晰、详细,,是大师级的笔记
    • 记录工具:进步本
    • 与算法关系:此处属于高效学习核心算法的第一步和第二步
  • 简化( Reduce):课后,及早将归纳、提炼记录在副栏
    • 使用工具:进步本、记忆卡片、Anki卡片
    • 使用模型:QA模型,问题&答案
    • 关键动作:简化知识点,形成QA笔记,放在章节汇总的记忆卡片中,转化为Anki卡片
    • 动作前提:在前一步已经充分的理解、链接,这一步的简化是为了便于回忆
  • 背诵( Recite):把主栏遮住,只用回忆栏复现所学
    • 与算法关系:高效学习核心算法的第三步
    • 关键动作:通过Q,确定自己是否能回忆起A,或者题目能否正确做出
    • 复习地点:进步本,Anki卡片,脑中印象
    • 复习时间:可以随时随地
  • 思考( Reflect):记录各种问题、感悟体会
    • 关键动作:将知识点写成永久卡片,一卡一点,标注自己的思考,建立链接
    • 思考对象:知识点、框图、题目
    • 使用模型:Zk笔记法
  • 复习( Review):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,快速复习笔记
    • 复习对象:进步本
    • 反思问句:这一周我学习了什么内容?这些内容我现在还掌握么?知识点能否清晰的呈现出来?
    • 与算法关系:高效学习核心算法的第三步

心法:高效学习核心算法、认知世界的三个区、循序渐进式的学习
工具:进步本、记忆卡片、Anki卡片、永久卡片
方法:康奈尔笔记法、

高度:新视角下的绘图

学习系统图·系统回路.png

学习系统图·认知层次.png

五、感受总结

可改进的地方

  1. 认知层次视角下的分析,我没有写进任务,临时追加的任务,所以分解任务之后,要检验任务和成果的关系,任务做完了是否能完全达成成果,所要的成果是否完全在任务中体现?
  2. 实际执行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并未掌握迭代系统的视角,对我来说这是比较模糊的。因此,不要使用自己未掌握的知识成果。除此之外,系统循环图的绘制方法也是我不熟练的地方。
  3. 突击战的立项没有占用20小时内的时间,但是复盘,没有分配在任务内,这是一个小问题,后续安排任务的时候,要注意预留时间复盘
  4. 有一些联想到的知识点,自己没有清楚的记住,也没有安排在当前的知识库中,所以只有大概的印象,后续需要再进行整理。
    • 舒适圈扩张法(来自《学习如何学习》)
    • 继承思维与方法思维(永澄老师网站,目前已经挂掉)
    • 迭代系统的视角(永澄老师迭代系统系列文章)
    • 系统循环图视角(来自《系统思考》)

收获与感触

  1. 全身心的投入,在第一天和第二天,让我有了很好的正反馈,导图、卡片、费曼文章、自用逻辑,层层递进的结构,让我对整体的方法、技巧掌握的更加的充分,在理论层面,完全掌握了核聚老师的学习方法,后续要在实践反馈中不断改进
  2. 用Zk笔记法书写永久笔记,促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,让我能够将知识点互相印证,能够运用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,是非常好的正反馈。知识点能够互相加强,将一个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
  3.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,讲给别人听也是很好的,可以获得一些新知、反馈和提醒。费曼给小伙伴凝桑的时候,她就提醒我要用一句话总结关键的方法,对方法进行压缩,建立一个好模因。这很好的提醒了我
  4.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、视角、模型,从多个角度审视一个方法,就能增加全方位的理解。认知层次视角、目标思维视角、系统思维下的视角、迭代系统下的视角等等。

指标复盘

  1. 成本:预估投入20小时,实际投入12.92小时
  2. 质量:很高,对初期任务满意,后期质量偏低
  3. 进度:100%已完成,目标成果已取得,支撑成果大部分已取得
  4. 满意度:90分

在推进的过程中,前期预估的时间非常的准确,后期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少,因为对成果的想象的清晰度并不足够。尤其是对于迭代系统的视角,我并未掌握。

支撑成果盘点:

  1. 在Zhimap完成了一个重点导图
  2. 在Obsidian中建立了29张永久卡片

最终成果盘点:

  1. 输出了一篇费曼文章《用目标思维看学习方法》
  2. 梳理整合了指导CPA学习的康奈尔五步法
  3. 绘制了系统循环图、认知层次图,加深了对核心算法的理解
yucheng
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!
查看“yucheng”的所有文章 →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