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名称:核聚考霸训练营学习
项目负责人:玉成
指导老师:暂无
指导资料:《30天考霸训练营》核聚
建立了思维导图,全课粗略的课程框架已经完成
耗时:11*25分钟=275分钟=4.58小时
耗时:14*25分钟=350分钟=5.83小时
耗时:6*25分钟=150分钟=2.5小时
此处存放参考资料,或者参考资料的链接
标题:《用目标思维看学习方法》
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,其背后的目的无非两种:要么通过考试,要么能够将知识牢固掌握,学以致用。
从目标思维的角度进行思考,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是——掌握某个范围的知识。
RSQC模型是一个期待管理模型。里面有四个元素,分别是:Range:范围、Schedule:进度、Quality:质量、Cost:成本。
用RSQC来细化一下我们期待,是这样的:
范围:某个范围,可能是某考试的教材
进度:100%
质量:掌握
成本:在一段时间内,花一些时间
从目标思维角度看,我们通往目标的路上,有很多的事情要做。而这些事情是可以分为两类的
对于前者,我们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关注。我们更多精力要关注的是后者——挑战。
挑战,是通往目标路上,比较难啃的硬骨头。如果挑战无法被克服,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无法达成。
面对同一个目标,每个人面对的挑战可能是不同的。有的人可能畏惧做计划,而有的人可能畏惧复盘。
但是,面对同一个目标——掌握知识。我们都会面对一些共有的、普遍性的挑战,也可以说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两大挑战。
第一个挑战,叫做遗忘。
第二个挑战,叫做焦虑。
为什么说,遗忘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最大挑战?
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实验中有所揭示,我们所100%学习和掌握的内容,在20分钟后,仅能记住58.2%的内容,这是一个相当残酷的数据。
艾宾浩斯做实验,记忆材料是无意义的音节。
我们所学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,遗忘的作用会在我们身上削弱多少。它依旧是我们达成目标路上最大的挑战。
(PS:有意义学习,是克服遗忘的有效方法之一)
你可以充分的回忆一下:
你现在能否清晰的想起来,并且呈现出来呢?
巴菲特在投资界很有名,他的巴菲特法则也非常有名:
法则一:永远不要亏钱
法则二:永远不要忘记法则一
在学习上,也是同理,不要忘记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。
知识具有高度的可压缩性、相关性。
记住一个知识点,就相当于记住了千万个知识点。
遗忘一个知识点,就相当于忘记了千万个知识点。
所以,不要忘记!不要忘记!不要忘记!
模糊的印象,只是变得越来越模糊。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、方法去对抗遗忘,那么等待你的也只有把学到的东西忘掉绝大部分这样一个结局。
你会发现,你就是童话故事里,那一个掰棒子的狗熊,等你出了玉米地,手里拿着的只有最后一个玉米。
遗忘是一个很残酷的挑战,但也只有通过这样挑战的人,才能在自己的神经中铭刻下有用的知识。
真正的掌握知识,拥有一颗被知识祝福的大脑,才能在岁月这把杀猪刀下绽放自己智慧的光芒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对抗遗忘呢?
如果我们是掰棒子的狗熊,那么我们怎么摆脱一个手里只有一个棒子的结局呢?
答案很简单,我们只要确保,我们摘下的棒子,都能被我们带着走就可以了。
即:不要忘记你所学的知识,通过各种方法,不要忘记。
我们来看学习的过程:
第一步:学会第一个知识点
第二步:学会第二个知识点
等等!如果我们真的要改变学习的结局,对抗遗忘,那么我们就要对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的内容,做一个改进。
第一步:学会第一个知识点
第二步:检查、确定记住了第一个知识点
第三步:学会第二个知识点
第四步:检查、确定记住了第二个知识点,第一个知识点也没忘。
我们再稍微完善一下,就能推论得到一个三个节点的循环,这就是核聚老师的高效学习核心算法。
第一步:学会这一个/下一个
第二步:知道自己是如何学会的
第三步:回顾、不忘、类推
这三个步骤,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。
高效学习核心算法的第一步——要学会一个知识点。
那么,怎么才算学会一个知识点呢?是看一遍有印象就行,还是要能每时每刻回忆的时候,都能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里?
根据RSQC,范围和进度不变的情况下,质量越高,需要投入的成本越大。
为了对抗遗忘,我们定下的学会的标准,是“能随时随地够清晰的视觉化呈现知识点,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”。
很多人会想,这个标准是不是太高了?是的,这个标准非常高,高到好像看起来有点儿饱和式打击的味道,以至于你会担心完形崩溃的出现,会感觉好像没必要在一个知识点上浪费太多的时间。
但别忘了一句中国的古话:
求其上得中,求其中得下。
费曼法则有两条:
根据上述法则,来审视一下我们的学习。
你能够清晰、准确的解决每一个你所学的题目么?还是说模模糊糊的你就把它放过去了?
你能清晰、准确的把你所做题目的出题人的思路,考察的知识点,解题思路、步骤都清晰的讲出来么?还是差不多就行?
核聚老师提到过一个考上清华研究生的案例,她叫做张玲玲。她用11个小时完全掌握一套试卷,通过四遍对试卷的刻意练习,掌握了一套数学试卷,听起来这有点儿标准太高了,但也只有这样的高标准,才能以绝对的优势在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。
只有极致,才能对抗遗忘。
怎么才能做到极致呢?重复!
要让一个知识点变得清晰,你就要反复的重复。
第一阶段,要充分的建立在默写的基础上,能够对概念的基本定义做到100%的准确默写;
第二阶段,是通过推导、类推等逻辑思考的方式,促进理解,要反复琢磨五遍以上,直到你能清晰流畅的推导出来。
当你真的做到了极致,你会体验到非常强大的自信与内心的平静。
由上文可得,第一步有存在的必要性。
那么,我们为什么要有第二步呢?为什么要知道自己是如何学会的呢?
在理解知识、学会知识的过程中,我们会运用很多的方法、技巧,将一个陌生的知识,变成熟悉的知识。
在这里,我们运用了“方法”,它们大概率是可以用在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的。这就是“方法思维”,通过一些方法,我们可以稳定持续的得到某些结果。
除了方法之外,“如何学会知识”,是一个过程。
通过进步本的充分的记录,我们就能把理解知识的过程,清晰、充分的展现出来。这个过程展现的、记录的越仔细,我们就能让新旧知识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,知识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知识。
越详细和充分的记录,我们在回顾的时候,就可以更快的完成对已遗忘知识点的重新学习。
所以说,我们需要一个进步本,作为工具。
在第一步,它可以充分的记录我们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点
在第二步,它可以充分的呈现我们学习的过程,从不明白到明白的过程,非常细致
在第三步,通过进步本的记录的“题目”,“问题”来完成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检测
如果你的进步本使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,那么通过副栏的提示回忆主栏的知识点,就是检测、回顾的方法。
学习理解的过程,需要我们投入整块的时间,做高标准的学习。但是回顾、检测就可以使用碎片时间了。
在高效学习核心算法的第三步,我们要做的就是“回顾、不忘、类推”。
第三个步骤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。因为考试效应的存在,我们所做的测验、回顾、检查、测试,都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主动的提取记忆,加深记忆的强度,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对抗遗忘。
这一步体现了算法的核心思维模型——“刻意练习”。
什么叫做刻意练习呢?学习的本质,就是模仿+刻意练习。
模仿,有一个对象,可以是标准答案,可以是优秀的篇章。
刻意练习,是一个过程。
将所学的目标分解为最小的单元,通过测试来区分哪些已经掌握,哪些没有掌握,然后将重复练习的重点,放在未掌握的部分。注意重复过程中的反馈,直到我们完全掌握该内容,和模仿的对象能保持一致。
这就是刻意练习。
也就是说,算法的第三步,就是通过测试,来区分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了。未掌握的内容,就是我们下一步学习/复习的重点。
面对遗忘,我们有很多方法去克服这个挑战。可是使用这个方法不是没有条件的,这个条件就是你至少要能战胜“焦虑”这个挑战。
和“遗忘”这个大魔王相比,战胜焦虑其实就来得更简单一点。
为什么说,焦虑会是我们达成学习目标的一大挑战呢?
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,在焦虑的驱动下,人往往倾向于认知放松,自动化思维会马上投放一些解决方案来缓解焦虑的情况。通常来说,在学习中,自动化思维投放的解决方案,就是加快进度、多安排任务。
根据RSQC,范围和成本不变的情况下,进度越快,质量越低。当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的时候,学习、测试都会给我们很低的反馈和评价。越推进,我们就会越靠近,甚至深入恐慌区。在恐慌区中,强烈的情绪又会驱使人不动或者乱动。
这就是在焦虑支配下,人们受到学习挫折的过程。
为什么人会焦虑?
核聚老师的答案是:
焦虑的本质是急切得到某种抽象而难于得到的东西而不可得。根源是社会文化造就的贪(心理歧变)。
在焦虑的学习者的心态深处,其实是低估了现实世界的难度,过于傲慢,将自己的“假设”,完全当成了世界的“真实”,而且缺乏思考,缺乏对真实的因果关系的探索。
轻视了现实世界的真实难度,就必然要被现实世界所惩罚。
那么,我们怎么去克服学习焦虑呢?
克服学习焦虑,就是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。
如果挑战远远大于能力,我们就会陷入恐慌区,就会焦虑。
如果挑战就比能力略微大一点,我们就能进入学习区。
这是认知世界的三个区的理论:舒适区、学习区、恐慌区。
费曼对她的妹妹说过一句话:“你从头读,尽量往下读,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,这样坚持往下读,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。 ”
我将这句话,称之为费曼学习法。这句话妙就妙在,把我们在学习中的位置,放置在了学习区,而非恐慌区。
位置放在了学习区,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行动呢?
首先要做的,就是调整我们注意力关注的范围。刻意练习是要求我们要分解所学的内容的。同一时间,面对的内容越原子化,那么掌握起来就越快。
在RSQC视角下,我们要更多的关注质量而非进度。
在这种学习方式下,我们的舒适圈能很好的扩张。我们能够构建一个学习起来很快乐的正反馈回路,因为学习的质量好,做题都会有很多正面积极的反馈,我们也会更加的肯定我们自己。
相信这一点,踏踏实实的关注一个知识点,然后按照算法的循环走下去,你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充分的自信的。
如果我们已经焦虑到不能行动了,变成了拖延症,那该怎么办呢?
拖延的本质是什么?恐惧
恐惧的本质是什么?无知
这里的恐惧,是对学习的规律无知,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。只要动起来,就可以很好的打破恐惧带来的“幻想”,看到真实世界给予的反馈。
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:开始之前很害怕一件事,做起来之后发现也就那样。
五分钟战拖法:
1.只做5分钟;
2.再坚持5分钟;
3.以此类推。
4.休息,下一组。
为这个方法,我还想了一个话术,可以变成我们的口头禅:
我就去做五分钟,就五分钟。
最后,用两句话来总结一下本文提到的高效学习的核心方法:
记录自己刻意练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,通过大量的重复和高标准的费曼,让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心理表征,以此对抗遗忘。
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,不断的关注未掌握的一个知识点,让自己进入正反馈的学习回路中,以此来克服焦虑的挑战。
心法:高效学习核心算法、认知世界的三个区、循序渐进式的学习
工具:进步本、记忆卡片、Anki卡片、永久卡片
方法:康奈尔笔记法、
在推进的过程中,前期预估的时间非常的准确,后期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少,因为对成果的想象的清晰度并不足够。尤其是对于迭代系统的视角,我并未掌握。
支撑成果盘点:
最终成果盘点: